在瀾滄江尋找古橋
修筑滇緬公路以前,大理往西、往南的交通,是馬幫路,這條路屬于古代的西南絲綢之路。在漢朝時,這條路叫蜀-身毒道,蜀是四川,身毒是印度。也就是說,絲綢之路并非特指從西安出發(fā),途經甘肅、新疆的那條路,把蜀-身毒道和從泉州出發(fā)的海路計算在內,絲綢之路有3條。蜀-身毒道過了大理,有一段需要翻越博南山,所以這一段路也叫博南古道。
離開大理,我依舊沒有走高速公路,而是沿著320國道,也就是昔日的滇緬公路,實際上,這一段滇緬公路基本上就是沿著博南古道修建的。
轉過一個山頭,看見了高速公路,好家伙,場面夠壯觀的??磥碛捎谇皫滋斓慕笛煌ㄒ琅f受阻,西行一輛車都沒有,估計是根本沒開通,東行是開通了,可排了個密不透風。
在我看來,路面上并不濕滑,也許這一帶降雪較少,人們不太適應所導致的吧。如同北京偶爾來場大雪,很多人不敢駕車上路一樣,可對于漠河的司機來說,根本不在話下。
一路往西,走了150公里,來到永平縣的杉陽鎮(zhèn),在鎮(zhèn)西10公里左右的地方,是瀾滄江,江上有一條很出名的橋,它是“博南古道”上的霽虹橋。我今天的目標就是它。
在這一帶,翻越的是博南山,跟川藏公路比,這座山的高度真是沒什么,可路面很窄,而且坑坑洼洼,朝外一側無遮無攔,山坡極為陡峭,垂直下去一直到江面,估摸著得有個幾百米,有恐高癥的人坐在車里,肯定不敢往下看。當時我有點兒擔心對面來車,這么窄的路上,會車相當不易。還好,一路上,一輛車也沒遇到。比川藏公路荒涼一百倍。
因為蜀-身毒道也是這么走的,也需要在這里翻越博南山,所以這一段路也叫博南古道。到了后來,不知怎么的,人們開始把南華經祥云、大理、永平、保山、德宏至緬甸、阿富汗的古道都叫“博南古道”了。
在山的埡口處,有一小片平地,居然有座寺院,叫江頂寺。
寺院門前,能看到頗為完整一段的博南古道。博南古道寬度6尺,由石頭筑成。多數(shù)人的都知道,穿越新疆的絲綢之路始于張騫出使西域,可實際上,張騫在今天的阿富汗附近看到了四川的特產,由此推斷,從四川往南再往西,肯定也能到印度以及阿富汗一帶。于是,漢武帝派人到四川、云南考察,最終形成了西南絲綢之路——從四川出發(fā),途經云南、緬甸,最終到印度。
其中,翻越博南山這一段,據說是比較艱難的一段,一是山體過于陡峭,二是山下是瀾滄江??梢韵胂螅斈甑闹?,非常不易。
江頂寺門前的這座門樓,居然能被保存下來,實屬不易。
事實上,整條古道有數(shù)個名稱,比如,出四川時叫五尺道、靈關道,到了保山又叫永昌道,騰沖一帶還有騰越道。但在整個博南古道中,保存最好的,就是永平縣境內的路段。
過了埡口,開始往下走,眼前出現(xiàn)了瀾滄江。行走川藏公路時,需要跨過金沙江、瀾滄江和怒江,而在滇西,只剩下瀾滄江和怒江了,金沙江已經在石鼓拐彎朝東流去了。
瀾滄江東岸是博南山,西邊是羅岷山,據記載,兩山之間的過江處,古時有渡口和橋梁,渡口叫蘭津古渡,橋梁叫霽虹橋,據說,這是中國已發(fā)現(xiàn)的最古老的鐵索橋。這座橋在漢朝是藤子做的,元朝時改成木橋,明朝時改成了鐵索橋。遺憾的是,在1986年,這座橋毀于洪水。
沿著一條極為狹窄、非常崎嶇的土路,我駕車下山,直奔江邊。遠遠地,看到兩座橋。
上面的一座,是個鐵路橋,屬于大理到瑞麗的鐵路項目,龍云在1937年提出要建滇緬鐵路,眼下終于快要實現(xiàn)了。下面的一座,是2006年修建的可以走汽車的鋼索橋,名字也叫霽虹橋。
從平靜的江面可以看出,下游肯定修建了大壩,不然的話,水面不會如此平靜。通過了解得知,2010年,在下游的南澗縣與鳳慶縣之間,筑起了一道292米高的大壩,修建了小灣水電站。
正是這個原因,此處的江面提升許多。昔日的霽虹橋遺址、山壁上的20多條摩崖石刻,比如“西南第一橋”等,全都不見了,沉到水里去了。
幸運的是,后來這座橋重修了??礃蚺缘氖弥切藿ㄋ娬镜馁r償項目。水電站是個賺錢的好買賣,拿出點兒補償根本算不上什么,名字采用的是這里最古老的那個橋:霽虹橋。
駕車過橋,跨過瀾滄江,進入保山范圍,沿著滇緬故道,繼續(xù)往西,往前翻過一道山脈,就是中國遠征軍的長官部。
進入下一篇:《53號飛機傳奇 瀘水篇》
#星爺與海馬S7# 感受滇西抗戰(zhàn) 系列游記目錄 |
---|
制表:車訊網 http://zuanshizhubao.com.c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