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/ 文章 / 正文

體驗第9代凱美瑞:依靠全新技術 創(chuàng)造全新感受

夏星

  【車訊網(wǎng) 報道】2024年3月6日,第9代凱美瑞在我國上市。新車將于3月30日全面到店,在此之前,我進行了一番體驗,主要收獲是:這是一款注重內在技術的車,它的油耗、性能、舒適與安全,都達到更高水平,從而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。

  我第一次接觸凱美瑞,是在1995年,當時叫佳美,屬于第3代。從那開始,凱美瑞的歷代車型都有接觸,尤其第6代往后,因為進入廣汽豐田國產(chǎn),接觸更多些。

  早期的凱美瑞,留給我的印象是特穩(wěn)重,從里到外表現(xiàn)出來的氣質,與讓我至今難忘的7代皇冠有些接近。從2017年的第8代開始,凱美瑞的設計趨向年輕化,看上去特有活力,有種輕舞飛揚的感覺。剛剛上市的第9代,造型是全新的,但風格延續(xù)了第8代,依舊以時尚、靚麗、動感為主。

  一位同行對此不以為然,他覺得中型轎車的消費主力是中年人,沒必要太過追求年輕化,昔日的穩(wěn)重,沒什么不好,說不定更符合中年人的審美。

  我就是個貨真價實的中年人,但我非常認可年輕化設計。在我看來,靚麗一些是好事,起碼可以養(yǎng)眼——別忘了成語“賞心悅目”的含義:看到美好的景色,從而心情舒暢。

  雖然認可年輕化設計,但我對最近幾年,某些車企所熱衷的滿足年輕人的需求,難以接受。這類車企往往會把汽車理解成手機+車輪,重點強調液晶屏,看似五光十色,實則將智能網(wǎng)聯(lián)等功能進行整合,不僅沒有真正意義的創(chuàng)新,反而在本應具備的基本層面,相當欠缺。

  所謂基本層面,指的是汽車技術,其中,包括懸架、方向、制動、傳動在內的底盤,就是汽車最為基本的技術之一。

  如同蓋房子首先得打地基?;A技術沒問題了,再逐漸錦上添花——把性能做的越來越強大、把防護做的越來越周全、把舒適做的越來越享受,把智能做的越來越先進。如果非要逆行,恐怕就是在搭建空中樓閣,可能一時輝煌,但更可能曇花一現(xiàn)。

  順便說一句,汽車朝向電子化與智能化方向發(fā)展,是幾十年前就有的認知,不是某些人誤以為的新生事物。

  豐田的基礎技術,應該沒什么疑問。對此我有親身體驗——購于2010年的漢蘭達,已歷14年,25萬公里,截止目前,尚未進行過任何修理,依然處于正常使用狀態(tài)。正因如此,歷經(jīng)多次購車,從來只認大廠。因為我買車是為了便利,不是給自己找“祖宗”。唯有國際大廠,方能在品質與持久方面,讓人放心。比如豐田,它的新車一次性合格率99.2%,比行業(yè)平均水平高出10%左右。

  豐田的創(chuàng)新技術,也屬于比較拔尖的,油電混動就是其中之一。有趣的是,它在“看不見”的地方,所下的工夫,恐怕要大于“看的見”的地方,也就是說,它比較注重發(fā)動機、底盤、安全與品質,而不是把真皮座椅和液晶屏作為主攻方向。盡管早在10多年前,它就把車載智能通信系統(tǒng)(G-BOOK)從雷克薩斯引入凱美瑞。

  這回試駕的第9代凱美瑞,新技術用了不少,大都是內在的,如果我還在《拆車坊》,定會將其拆開,與您逐一分享。

  廠家將這款新車譽為“全球最好凱美瑞”,恐怕不是老王賣瓜,也不是文字游戲,而是源于它在混動、座艙、安全和質感等4個方面,都采用了新技術。

  第一:混合動力的新技術。

  新車動力分為2.0和2.0混動,隨后還將增加2.5混動。豐田的混動技術頗為領先,第1代技術是1997年的普銳斯,那是世界上最早的量產(chǎn)混動車。這次凱美瑞用的,是第5代混動技術,廠家將其稱為第5代智能電混雙擎。

  近幾年,混動在我國逐漸增加,或串聯(lián)、或并聯(lián),架構方面大都依靠離合器,將發(fā)動機與電機相連。豐田采用混聯(lián),依靠行星齒輪,將發(fā)動機與雙電機聯(lián)為一體,油驅與電驅的比例,自動調節(jié)。

  所謂第5代智能電混雙擎,主要是三電系統(tǒng)的革新,簡單說就是體積更小、重量更輕。

  首先,驅動電機定子線圈的繞組方式和轉子磁鐵數(shù)量均有改變,后者提升2倍,最大功率升至83千瓦,相當于早些年的2.0升內燃機。

  其次,動力電池改為松下制造的三元鋰電池,電池組重量下降44%,輸出功率提高15%。

  最后,電控單元的重量下降17%,由于采用雙面冷卻,損耗降低9.1%,運行頻率有所提升,從而減少噪音。

  再看看數(shù)據(jù),系統(tǒng)最大功率145千瓦,匹配電子無級變速器(E-CVT),百公里加速為8秒級, 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4.2升(WLTC標準),使用92號汽油,油箱容積49升,滿箱油最大行駛里程接近1200公里。

  實地駕駛的感受是:

  1,加速呈線性,很順暢,令人感覺很舒服。油門反應比較敏捷。初段的表現(xiàn)不算很輕盈,但也足以把相鄰車道里的車,甩下一大截。如果踩地板油,估計會更棒,但車里有三人,為照顧他人感受,我只是較為溫和地加速。中后段的表現(xiàn)更好,尤其令我滿意,也就是說,如果想用最短時間完成超車,它很占優(yōu)勢。

  2,平順性相當好。雖然是內燃機與電動機分工協(xié)作,但銜接之緊密,讓人根本無法察覺。整個行駛過程極為順滑。

  3,懸架特舒服,顛簸與起伏,都能得到很好的抑制。

  4,轉向助力恰到好處,既不是太輕,也沒有太沉,回饋清晰,路感明確。

  5,噪音很低。我的同車人對此感觸更深,他認為與上代車型相比,車內噪音明顯偏低。

  數(shù)年前,用一個詞形容德系車與日系車的駕駛感受,通常是前者沉穩(wěn),后者輕盈。從上代凱美瑞開始,我認為它變得有些像德系車了,而這次試駕,更是將這種感受加深了一些。

  所謂沉穩(wěn)或輕盈,并非指重量。如果一定要比體重,凱美瑞是1550-1610千克,邁騰是1452-1684千克,它倆的主力車型差不多都在1580上下。事實上,無論沉穩(wěn),還是輕盈,并無好壞之分,只是不同的人,有著不同的喜好。就如同有人喜歡吃川菜,有人喜歡吃粵菜一樣。

  駕駛模式分為標準、經(jīng)濟、運動,此外還有個自定義。在經(jīng)濟模式下,如果急加速,電機與內燃機的表現(xiàn)更為激烈一些。改成標準模式,基本上就能恢復成四平八穩(wěn),明顯舒服許多。至于運動模式,動力響應更為直接。

  第二:底盤懸架的新技術。

  車頭的底部,進行了完全覆蓋,仔細打量,能夠看出它采用的是全框副車架,據(jù)說是為了強化車身的剛性,能夠更好應對正面碰撞與偏置碰撞。

  底盤當中的懸架部分,采用的是大直徑的橫向穩(wěn)定桿和高剛度彈簧,此舉是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,提升操控性能。

  后懸架采用雙叉臂式,配備擺動閥式減振器。擺動閥本身并不稀奇,在工業(yè)領域早就有,但將其植入汽車減振器,好像是從2018年的雷克薩斯ES才開始的。

  減振器的作用,是依靠阻尼,與彈簧配合,將顛簸吸收。但是,顛簸的幅度有大有小,如果阻尼一成不變,顯然不太理想,擺動閥式減振器依靠雙閥門,得到不同的阻尼,從而保證車身始終平穩(wěn)。

  試駕過程中,它的公路表現(xiàn)不在話下。當我們來到場地,以較快的車速,駛過一連串的減速帶時,車內的感覺依舊很棒,很舒適。

  舒適的另一個緣由,是靜音。它的前后車窗均為雙層隔音玻璃,90%的隔音棉都是隔音效果更好的白棉,全車有37項靜謐性升級,隔音與振動阻尼材質新增19項,升級11項,設計優(yōu)化7項。

  制動系統(tǒng)也采用了新技術,第一是電子制動總泵,由電機驅動建壓,反應速度快,且能降低能耗。第二是新設計的制動踏板回位彈簧,通過降低踏板行程,讓制動力更大,同時保證制動過程平穩(wěn)。

  第三:安全輔助的新技術。

  駕駛輔助的硬件部分,包括5顆毫米波雷達、8顆超聲波雷達、4顆環(huán)視攝像頭、1顆前視攝像頭。

  駕駛輔助包括18項內容,比如,全速自適應巡航、車道居中保持、車道偏離預警、并線輔助、交通標志識別、前方碰撞預警、主動制動、倒車車側預警、開門預警,等等。尤其實用的是,它具有緊急加速抑制功能,避免油門當剎車踩。

  試駕過程中,我們在場地里,對駕駛輔助做了一番體驗,體驗內容是:1,前方突然出現(xiàn)行人;2,前方突然出現(xiàn)騎車人;3,前車突然打輪閃開,一輛靜止車輛橫在眼前;4,倒車時,后方突然有車駛過;5,開啟車門時,突然有行人跑過。

  體驗的要求是,前4項均保持踩油門狀態(tài),完全不踩剎車。

  面對第1、第2和第4種狀況,雖然距離非常近,但通過系統(tǒng)的自動緊急制動,還是在最后一刻,將車剎停。相當于用盡全身力量,跺了一腳急剎車,有驚無險。

  面對第3種狀況,由于前車閃開后,距離靜止車輛還有數(shù)米的距離,反應時間相對長一些,自動制動也變得溫和起來,猶如一位經(jīng)驗豐富的老司機那樣,車感良好,遇事不慌,徐徐踩下踏板,將車穩(wěn)穩(wěn)停住。

  面對第5種狀況,后側毫米波雷達監(jiān)測到危險來臨,車內立即響起警告聲響,以示提醒,避免“開門殺”。

  至于被動安全,全系標配10氣囊,新技術的亮點有2個,第一是前排側氣囊為三腔式,而其它廠家多為兩腔。這是豐田在2017年的研發(fā)成果,可以對胸部提供更好的保護。第二是在駕駛席與副駕之間,增加中間氣囊,以求減少二次傷害。

  第四:智能座艙的新技術。

  以個人感受來說,我對智能座艙設計的偏好是:1,儀表盤與中控屏分開,別聯(lián)為一體;2,繼續(xù)保持傳統(tǒng),別把儀表盤上的“屋檐”省略;3,中控屏橫置,位置盡可能高些,別讓駕駛者低頭看;4,中控屏的尺寸適中即可,別太大,以免喧賓奪主。

  這輛車的設計,基本符合我的偏好,除了中控屏尺寸略大,如果8-10英寸,就更好了。當然,可能有許多人,與我的偏好相反。事實上,上述4項當中的后3項,都是源于安全的考慮。

  新車搭載12.3英寸液晶儀表和12.3英寸中控屏,最大亮點是高通驍龍8155芯片,算力比上代車型提升4倍,運行內存升至12GB,儲存內存升至128GB。

  中控屏下面的小平臺,是空調操作面板,采用觸摸操作。我試了試,觸感比較清晰,比另一個著名國際品牌的模模糊糊,強太多。

  據(jù)廠家介紹,國產(chǎn)凱美瑞的操作面板,改為觸摸,是源于適應我國市場需求?;蛟S,這就是該車被譽為“全球車,中國艙”的原因之一。

  另一個原因是聯(lián)手華為,創(chuàng)造出的智能生態(tài)鏈語音控制,內容是導航、電話、空調、車窗和多媒體,可連續(xù)對話,無需重復喚醒;還能支持多語言摻雜指令識別,包括普通話、粵語、英語、四川話、河南話。

  應用生態(tài)方面,同樣是與華為聯(lián)手的創(chuàng)造,同時支持華為、百度和蘋果三大手機系統(tǒng),讓手機映射的覆蓋面更廣。

  在我國比較熱衷的人臉識別,也出現(xiàn)在這輛新車上,它支持ID面容識別,以及聲紋識別登錄,后者貌似比較少見,挺新鮮。

  抬頭顯示的界面較大,內容比較多,顯示效果也挺不錯??上业溺R頭不給力,無法拍到更好的畫面。

  我試駕的這輛車是高配,座椅材質為真皮+翻毛皮混搭,并具備屬于選裝件的64色氛圍燈和智能香氛系統(tǒng)。

  后排座乘坐空間,與上代車型基本相同,后排出風口、雙Type-C接口、中央扶手等,都是標準配置。

  該車分為天窗和全景天幕兩種配置,后者采光面積超過1平方米。

  最后的總結:20萬元級的良好選擇。

  總的來看,這款新車的優(yōu)勢,主要體現(xiàn)在油電混動、駕乘質感、安全防護、智能座艙和原生品質5個方面,依靠全新的技術,創(chuàng)造出全新的感受,再加上豐田品控方面的良好口碑,作為一款20萬元級的家庭轎車,物有所值。


  《星爺說車》更多內容——點擊下圖即可進入《星爺說車》專欄。

  

  關于《星爺說車》——與電影演員周星馳無關。本人姓夏名星,從小就有白頭發(fā),被同學戲稱夏老頭。后來,友人按我們北京當?shù)亓曀?,給我起綽號星爺。星爺自1988年開始駕車周游,至今不輟;2001年開始在汽車媒體做評測,閱車無數(shù)。

責任編輯:王欣

分享到

相關車系

豐田凱美瑞

官方指導價:17.98 - 27.98

全部拆解:71分

評論
評論
0 / 500 字
猜你喜歡
熱門PGC 查看更多
  • 全部拆解

    啟辰 大V DDi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86
    全部拆解

    大眾 朗逸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67
    部分拆解

    吉利 銀河L7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85
    部分拆解

    歐拉 歐拉閃電貓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85
  • 全部拆解

    大眾 途昂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77
    全部拆解

    大眾 途岳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74
    部分拆解

    哈弗 梟龍MAX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79
    部分拆解

    星途 瑤光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85
  • 全部拆解

    捷途 捷途大圣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85
    部分拆解

    吉利 帝豪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75
    全部拆解

    大眾 凌渡L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80
    全部拆解

    奧迪 奧迪Q2L

    看報告
    評分68
播放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