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09月01日 04:00 | 來源:車訊網(wǎng) |
作者:
胡楊
|
我要評論(0) |
【車訊網(wǎng) 報道】在日常駕駛中,汽車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,很多車主在發(fā)生事故之后都會抱怨自己的愛車車漆太薄,一點極其輕微輕微的刮蹭就會導致大面積底漆嚴重外露。但是到底哪些車的車漆厚,哪些車的車漆薄,大部分人都只是道聽途說,而并沒有看到真正的證據(jù)或者數(shù)值,想要讓別人信服,還是得憑事實說話。車訊網(wǎng)編輯通過本次成都車展的契機,對市售主流品牌的主流車型進行漆膜厚度測試,無論是用來滿足家用的5萬元內(nèi)微型車,還是價值百萬的進口豪車都是我們的測試對象。
漆面厚度標準:
對于車輛的漆面厚度是否符合要求,我們是根據(jù)國標《QC T 484-1999漆面質(zhì)量標準》來進行評定的。根據(jù)這個標準中的TQ2項目我們可以得知,車輛漆面厚度的最小值不能低于90μm(微米,下同),一旦低于這個標準則視為不合格。
但是這個標準是針對所有車輛都適用的,這樣的話對于售價較高的車型來說未免顯得有些不公平,因此我們還得對漆面厚度的標準做一個更為細致的等級劃分。在《QC T 484-1999漆面質(zhì)量標準》TQ2中的甲項目中,我們可以看到以下說明:底漆層不低于20μm(微米,下同),中間涂層應在40-50μm(不包括尼子層),面漆層在 60-80μm范圍之間,這三個數(shù)值取最小值為120μm,取最大值為150μm。
因此,我們將漆面厚度標準設定為了兩種規(guī)格標準:
漆面厚度標準 |
|||
90μm | 120μm | 150μm | |
售價5萬元以內(nèi)車型 | 合格 | 優(yōu)秀 | 優(yōu)秀 |
售價5萬元以上車型 | 不合格 | 合格 | 優(yōu)秀 |
制表:車訊網(wǎng) http://zuanshizhubao.com.cn |
第一,對于廠商指導價低于5萬元的車輛,大于等于90μm為合格,低于這一標準的為偷工減料,而大于等于120μm則為優(yōu)秀。
第二,對于廠商指導價高于5萬元的車型,這一標準則要適當?shù)奶岣咭恍?strong>大于等于120μm為合格,低于這一標準的同樣視為偷工減料,而大于等于150μm為優(yōu)秀。
除了漆面厚度,漆面是否均勻也是本次測試的一個考核點,根據(jù)已知的檢測結果,我們把漆面均勻度劃分為了三個層級:
漆面均勻度標準 |
||||
≤10μm | 10-20μm | 20-30μm | >30μm | |
售價5萬元以內(nèi)車型 | 較好 | 一般 | 較差 | |
售價5萬元以上車型 | 較好 | 一般 | 較差 | |
制表:車訊網(wǎng) http://zuanshizhubao.com.cn |
較好:對于廠商指導價低于5萬元的車輛,漆面均勻度只要達到20μm以內(nèi)就算一個較好的成績,但是對于價格超過5萬元的車輛,這一要求則要適當提高,漆面均勻度必須小于等于10μm的才能算較好。
一般:對于廠商指導價低于5萬元的車輛,漆面均勻度處在20-30μm之間的屬于一般水平,而價格超過5萬元的車輛則得滿足漆面厚度達到10-20μm之間才能算一般。
較差:對于廠商指導價低于5萬元的車輛,漆面厚度大于30μm就得歸到較差的一類了,而對于價格超過5萬元的車輛,這一數(shù)值則被限定在了20μm。
檢測設備:
我們使用的是品牌為CEM華盛昌,型號為DT-156的涂鍍層測厚儀。根據(jù)說明書介紹,該儀器既可以檢測鐵磁性金屬(鋼和鐵類金屬),也可檢測非鐵磁性金屬(鋁合金類金屬),檢測不同材質(zhì)表面涂層時會自動轉(zhuǎn)換。由于我們所測的汽車漆面厚度基本都在50μm-850μm之間,所以該儀器的精度為1μm,誤差為±3%+1μm(非鐵磁性金屬為±3%+1.5μm)。
檢測方法:
由于檢測車輛的數(shù)量較多,我們只是對被檢車輛的發(fā)動機蓋、車頂和后備箱蓋這三個位置進行了隨機采樣,但是每個取樣點都采用了三次取樣求平均值的方法,以此來盡量減小測量誤差。此外,在每臺車輛測量結束,我們還會對儀器進行校零調(diào)整,以此來盡量確保測量的準確性。
特別說明:
第一,由于儀器并非是工業(yè)用途的專業(yè)測試儀器,并且還會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干擾,所以測量出來的數(shù)值存在小幅度偏差。
第二,我們選取的受檢車輛全部為商品車,但是每輛車必然會存在個體差異,所以我們的測量數(shù)據(jù)僅僅只是針對所測商品車。
雖然數(shù)值會存在一定偏差,但就該儀器的精確度和最后的評判標準而言,這些偏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所以讀者不必擔心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此外,雖然漆面厚度并不等同與漆面硬度,但從這一數(shù)值中卻也可以看出廠家在這方便是否有偷工減料的嫌疑,本次測試也正是圍繞這個切入點展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