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車訊網(wǎng) 報道】跟車太近、剎車不及導致撞車,其實并不罕見,但這次撞了個邁巴赫,就成熱門新聞了。我也湊個熱鬧。但我并不關注那個已經(jīng)破產的邁巴赫,我關注的是在駕駛中,如何跟車,才能做到既快速,又安全。
昨晚看新聞,一個大標題頗為醒目:貨車爆胎失控撞上邁巴赫。點開一看,有段視頻。原來,事發(fā)現(xiàn)場一位駕車人的行車記錄儀,正好把全過程拍了下來。看了視頻之后發(fā)現(xiàn),貨車失控并不是因為爆胎,而是剎車不及導致的追尾,追尾之后才失控,于是撞上了停在應急車道里的邁巴赫。不信,您看看下面這幾張視頻截圖。
梳理一下整個事情的過程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事發(fā)前,肇事貨車與另2輛大型貨車并作一列,行駛在最內側車道上。不知什么原因,第2輛貨車踩下急剎車(視頻中看不到第1輛貨車的情況),第3輛貨車、也就是肇事車延遲了大約半秒或者1秒踩下剎車,但該車駕駛者隨即判斷即將相撞,于是往右打輪試圖躲避。在往右駛出的過程中,肇事車車頭出現(xiàn)了一次很大的震動,肯定是與前車追尾所致,而該車駕駛者八成會在這一刻受到傷害。肇事貨車此時的車速雖然已經(jīng)很慢,但依舊筆直地撞向路邊的轎車,此過程沒有看出明顯的駕駛行為——不知是不是因為貨車駕駛者受傷所致還是受到驚嚇,呆住了。
這件事值得大家借鑒的,是跟車距離。安全的駕車行為,應該保證與前車有足夠安全的距離,簡單而論的話,距離應該與車速對等,也就是說,時速60公里時,應該保證60米的車距,時速100公里,應該保證100米的車距。但在實際中,有人不注意這個尺度,隨意縮小車距,這種做法沒事還好,遇到意外,能不能保證安全,恐怕只要靠運氣了。
有人會說,現(xiàn)在路上流量太大,難以做到那么理想的車距,如果真要是拉開幾十米,恐怕會有大把的車加進來。所以,不得不縮小車距。
沒錯,這確實是個現(xiàn)實問題。我覺得,解決方案可以靈活掌握,條件允許時,保持安全車據(jù),條件不允許,不得不縮小車距時,最好保證前車得是個體積與后車基本等同的車。比如,您開的是轎車,跟車時,前面最好也是轎車。您開的是SUV,前面如果還是轎車,您就占優(yōu)勢了,但如果前面是個中型客車、大型客車、大型貨車,您的視線就全沒了,就得小心點兒,最好拉開點兒距離,寧肯慢點兒。一句話,別跟著比您大的車,像堵墻是的,弄得您什么也看不見——我駕車時就是這么做的,每逢遇到大型車輛,就拉開距離,這時候一定會有小車加進來,這下我就放心了,有人替我作緩沖。
其次,近距離跟車時,一定要透過前車的后玻璃往前看。所有小汽車都有高位剎車燈,如果最前面的車踩了剎車,您及時觀察到了,就能與您的前車同時踩下剎車,別看可能只是提前了半秒或1秒,這點時間說不定能救命。因為一輛時速100公里的車剎車到靜止,也不過三四秒鐘而已。撞上邁巴赫的那輛大貨車,如果早1秒鐘踩剎車,估計就沒事了。
有些國家禁止或限制貼深色膜,我覺得很有道理,小轎車的后風擋貼上深色膜,就會使后車難以往前觀察,使得高位剎車燈形同虛設。跟著這樣的轎車,與跟著個大貨車沒差多少。遇到這種情況,可以把自己的車與前車錯出20厘米,就能看到前面了。當然,這做法并不值得提倡,開車還是應該保持一條直線。
此外,開車不是展示時尚,而是個需要很專注的耐心活兒。如果因為看手機、聊天、點煙、開音響等動作,分神了幾秒鐘,又恰巧遇到意外的話,悲劇就會發(fā)生。有人不屑一顧,說我天天開車時看手機也沒事兒——我覺得只是運氣而已,但誰能保證好運氣永遠陪伴?
最后想說的是,長期駕車在外,大客車、大貨車的瘋狂見了許多,可以說是很常見。而這種車一旦失控,結果往往更加嚴重。所以,只要有火車,多慢我都坐,絕不會選擇長途客車。因為它們中的一些,實在太狂野了。不知道交管部門,能不能采取點兒什么措施,管一管。
星爺—汽車使用愛好者、汽車媒體評論人。1988年開始駕車周游列省,至今不輟;2001年開始為媒體做汽車評測,閱車無數(shù)。
星爺從不單純迷信汽車品牌,更不盲目崇拜汽車動力,秉承汽車是工具的簡單思想,把汽車的功能發(fā)揮到極致。物盡其用是星爺最大追求?!缎菭斦f車》實乃休閑茶館,汽車生活,駕駛心得、旅行感受,凡與車相關的話題,都將在“茶館”與大家分享。(點擊下圖即可進入《星爺說車》專欄)
63.36萬
8.72萬
4.91萬
31.63萬
31.54萬
0.14萬
0.13萬
0.11萬
0.11萬
0.1萬
0.09萬
0.05萬
0.03萬